清潔型煤通過“減污降碳+高效利用”雙路徑助力綠色能源轉型,核心是在保留煤炭能源屬性的同時,解決傳統散煤燃燒污染大、效率低的問題,成為高碳能源向低碳轉型的過渡性關鍵載體。
1.從“高污染”到“低排放”:減少環境負擔
這是清潔型煤最直接的轉型價值,通過技術改良降低污染物排放,緩解傳統煤炭使用對環境的壓力。
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:清潔型煤在生產中會添加固硫劑、助燃劑等,燃燒時可將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40%-60%,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20%-30%,同時減少煙塵(PM2.5、PM10)排放。相比傳統散煤燃燒,能顯著改善區域空氣質量,減少霧霾等環境問題。
減少固廢與粉塵污染:傳統散煤儲存、運輸過程中易產生大量粉塵,且燃燒后爐渣利用率低。清潔型煤多為成型顆粒(如蜂窩煤、煤球),儲存運輸時粉塵泄漏少,燃燒后的爐渣含硫量低、穩定性高,可作為建材原料(如制磚、鋪路)再利用,降低固廢處置壓力。
2.從“低效率”到“高利用”:提升能源價值
清潔型煤通過優化燃燒特性,讓煤炭能源更高效被利用,間接減少能源消耗總量,助力節能降碳。
提高燃燒效率:傳統散煤燃燒不充分,熱效率通常僅為60%-70%,大量能量以廢氣形式浪費。清潔型煤經過成型和配方優化,燃燒更均勻、更充分,熱效率可提升至80%以上,相同熱量需求下,能減少15%-20%的煤炭消耗量,間接降低碳排放總量。
適配多元化應用場景:清潔型煤可根據不同場景調整配方,例如針對工業鍋爐的“鍋爐專用型煤”、針對居民采暖的“民用清潔型煤”,甚至能適配小型發電設備。相比傳統散煤的“一刀切”使用,其應用更靈活,可替代部分高污染燃料(如劣質煤、重油),拓寬清潔能源應用范圍。
3.從“過渡”到“銜接”:助力能源結構轉型
在可再生能源尚未完全普及的階段,清潔型煤承擔著“橋梁作用”,為能源結構轉型提供緩沖。
彌補可再生能源的穩定性短板:風能、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天氣影響大,輸出不穩定,需要穩定的能源作為“調峰補能”。清潔型煤燃燒穩定、可控性強,可作為工業生產、居民采暖的“基礎能源”,在可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時保障能源穩定,避免能源短缺影響轉型進程。
推動煤炭產業升級:清潔型煤的生產需要規模化、標準化的加工體系,能倒逼傳統煤炭企業從“賣原煤”向“賣清潔能源產品”轉型,帶動煤炭洗選、成型加工、添加劑研發等產業鏈升級,讓高碳產業逐步向低碳、環保方向轉型,實現“煤炭清潔化”與“產業綠色化”同步推進。